朱棣的一生有聲小說
立即收聽
如果不能收聽,請下載聽中國聽書APP純凈版
朱元璋駕崩后,明朝以一種罕見的方式踏入封建王朝關鍵的瓶頸期。朱元璋的第四子,被封到北平的燕王朱棣,以“靖難”為口號起兵造反,以三郡兵馬對抗天下圍攻三年,糧草、兵馬逐步消耗,然而就在天下人都以為朱棣大勢已去的時候,孤注一擲,戰爭迎來了出乎意料的結局,最終奪得了侄子的皇位,并自稱為大明開國以來第二任皇帝。篡位的事實,一方面給朱棣帶來巨大的壓力,讓他不停篡改史實,殘暴鎮壓建文舊臣;但與此同時,這也給朱棣帶來了巨大的動力:為了證明自己比建文更適合皇位,他勵精圖治,開拓進取,使得大明朝順利渡過瓶頸期,為接下來的仁宣盛世繪制了一幅宏偉的圖景。永樂朝改變了明太祖設定的皇位傳承順序,其治國理念、施政作為以及實際效果也都已與建文朝大為不同,在明朝歷史上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,可以稱為“新明朝”。朱棣開啟的永樂王朝,改變了明太祖朱元璋按照嫡長子繼承制設定的明朝帝位繼承體系,從原來的在朱元璋—(朱標—)朱允炆及其子孫后代中傳承,改變為朱元璋—(朱標—)朱允炆—朱棣及其子孫后代傳承體系。明朝已不是明太祖的明朝,而是一個改變了皇位傳承順序的“新明朝”了。